海瑞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望的清官。他为官经历了明代正德、嘉靖、隆庆、万历四朝,曾担任右佥都御史、应天巡抚等职务。 海瑞为官非常有清誉,是一名严峻守法、热心维护老百姓利益、打击贪吏恶绅...
海瑞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望的清官。他为官经历了明代正德、嘉靖、隆庆、万历四朝,曾担任右佥都御史、应天巡抚等职务。 海瑞为官非常有清誉,是一名严峻守法、热心维护老百姓利益、打击贪吏恶绅非法行为的古代刚直官员的形象。 张居正是明代杰出政治家,在万历元年,以内阁首辅身份主持国政。他主政时期还提拔重用了吕调阳、陆树声、戚继光、李成梁等人,但为什么会不喜欢、不愿意重用同时期的“大清官”海瑞呢?今天我们就聊这个话题。 张居正的“用人之道”,就是不唯名声、不唯资历、不求全责备,重循吏、重才干、重实绩。 所谓循吏,就是指奉公守法的官吏,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有执行力、有担当的务实型干部。 张居正作为“万历新政”的总设计师,需要建立一个有强大执行力的干部团队,在全国各地落实各项改革措施。 只要支持拥护改革、能推进改革措施的人,自然可以得到重用。其中典型案例就是张居正破格提拔循吏黄清为正三品太仆寺卿。 那么海瑞算不算循吏呢?好多人受文学艺术形象影响,总把海瑞看作不畏强权、刚直不屈的“清流”谏官,这实际上是对海瑞的一种误判。 海瑞在担任地方官时,重视农业生产,还积极推动改革,要求权贵退还私吞的土地,颇有政绩。 他在应天巡抚任上,积极响应万历新政落实“一条鞭法”,体现了良好的执行力,做到了 “田不荒芜,人不逃窜,钱粮不拖欠”,成为新政试点先进地区。 按照张居正的“用人之道”和干部绩效“考成法”,海瑞对“一条鞭法”的试点和推广是有贡献的,也可称得上是一名奉公守法的循吏,完全符合张居正的用人要求。 张居正不提拔重用海瑞的原因,不在所谓的“用人之道”,而是基于是否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考量。 虽然海瑞对试点“一条鞭法”有功,张居正还是没有对海瑞委以重用,原因主要有这三个方面: 第一,确保改革权威。张居正非常清楚自己的“一条鞭法”严重触犯了权贵及大地主阶层的利益,会招致种种反对甚至污蔑。 他也清楚任何改革举措不可能完美的,都是利弊互现的。要想改革落地生根开花,就要确保改革的权威,保证一个声音,确保执行到位。 为防止各种“非议”阻碍改革推进,张居正力推“省言论”,要求“扫无用之虚词,求躬行之时效”;意思就是说改革大政既定,就不要再去发现问题、讨论问题了,大家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将各项措施执行下去,保证改革落实到位就可以了。 张居正重用吕调阳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吕调阳外柔内刚,不喜欢议论却做事有原则。 张居正还亲自登门请陆树声出任礼部尚书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树声德高望重、同样不喜欢口舌争辩。 第二,改革需要润滑剂。张居正自己为人非常强硬,改革又触动了大权贵大地主们的利益,所以为了保证改革地顺利推进,张居正必然会优先选择吕调阳、陆树声这样性格柔和、口舌是非少的人物作改革助手。而海瑞是出了名的“刚峰”先生,并非是个好选择。 海瑞个性耿直,以前得罪了众多权贵,在当时朝廷官场上树敌太多。如果重用海瑞提拔到中央内阁,未必真有利于新政的推进,反而可能增加了反对的声音。 关于海瑞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,在史料上也有所记载。比如海瑞与自己的家人都关系不和睦,时常出现家庭纠纷。 结果被政敌讥讽为“笃于行谊,薄于闺阁”。潜台词就是你连孝敬老人、夫妻恩爱都做不好,家务事管得一团麻花,如何还能团结同仁、齐心管好国家大事? 海瑞少年时期生活不快乐,在个性上存在孤僻的倾向。用现代人说法就是容易认死理,情商低,做人做事不顾忌他人的感受。 所以海瑞在官场上朋友不多、仇家不少。直到后来,连朝廷中的“清流”分子都开始厌恶海瑞了。 国内对海瑞的推崇,其实始于1961年由吴晗编剧、北京京剧团首演的《海瑞罢官》,将海瑞塑造成大忠臣大清官好人品的形象。 讲述了海瑞与不法分子告老回乡宰相徐阶作斗争的故事,由于伟大领袖赞赏海瑞的忠诚,所以海瑞的好人形象深入人心。 如果你了解徐阶和海瑞真实的历史关系,就有可能改观海瑞斗徐阶的看法。因为在早期,正是有徐阶的大力支持,海瑞才有可能在官场上涉险过关。 徐阶对海瑞不仅有知遇和提携之恩,还有救命之恩。所以海瑞斗徐阶,你可以称赞他坚持原则,也可以说他毫无人情。 对海瑞这样的人,张居正当然不敢重用了。你既然可以对提携过自己的徐阶能痛下狠手,同样也有可能以后找个把柄把我搞死。对这样的“大清官”“大忠臣”,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距离、敬而远之。 第三,政绩“水份”是重伤。海瑞作为中国清官的标榜,被后代儒家吹捧成“海青天”,但事实上的他的政绩并不好。在江宁任上,他鼓励农桑、打击豪强、疏浚河道等忙得很,但到年终一结算,发现上交税利比前任少了三分之二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原因可能有二个:一是打击权贵地主太刚,害得人家去其他地方“投资”了。 二是水利等项目投入大,产出慢。用现在的话来讲,就是GDP上去了,地方财政紧张了。像江宁这种富裕地方,上交少了这么多,对缺钱的明朝廷来说,真不是好事。 在历史上,海瑞一直是个争议人物。有人一针见血指出“近代若海忠介之清,似出天性;然亦有近诈者”意思就是说海瑞的忠清之名,如同天生一般,但有些地方有些过度作秀。 由于张居正的改革阻力很大,改革各种措施也有不足的地方,为了保证改革顺利推进,不给改革带来其他困扰因素,张居正力主少说多做,不重用本身争议较大的海瑞,其实并不难理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 |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